学心理学时,我在搞些什么

停更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有很多,但懒和拖延一定可以排进前三。最近写完了新的实验程序,刚好借机督促自己一下,顺便免费做一下心理学研究的科普工作。当然我的研究内容只可当做一个特殊的个例来看待,更多“同行”、前辈们在做着更有趣、更高大上的研究,只是隔行如隔山,非本专业的人可能很少真的了解我们在鼓捣些什么。

所以,你们学心理学的,到底在搞些什么?

作为一个不太务正业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这句话我听过无数遍了,而且一般都伴随这样的语调变化:“你们学心理学的???……”,“心”字要重读往下拐加长音,“的”后追加三个以上问号。

其实我们自知已经处于易受误解的境地,更加不太敢直接表达一个很不友好的事实:基本可以通一个人对心理学的认识,来粗略地判断其受教育水平(严正声明:我是双手颤抖地打出如此政治不正确的一句话的,并且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这只是粗略估计,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任何充分必要性,我们都是非常善良守序的!)。会得出这样一个不严谨的结论,是因为我体会过,如果能够从非本专业的人口中听到“行为科学”或者 Cognitive Science 这样的描述,莫名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

当然,会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这样的误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的科普工作还非常不到位,正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我克服了懒癌和拖延症,在码完实验程序之后,写下这篇不怎么合格但很真实的科普文(晚饭加个鸡腿)!

行为科学实验

  • 问:学心理学的多多少少都有心理问题吗?
  • 答:比例并不(一定)比其他群体高。
  • 问:学心理学一定会当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吗?
  • 答:不。
  • 问:遇到情感问题能向你咨询吗?
  • 答:作为好朋友,不管学什么都可以相互倾诉;作为一般的朋友,谁不愿意听点别人的八卦呢。
  • 问: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 答:本条答案需付费查看。

如果可以和平接受上面几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可以进入科学心理学的探讨范围了。

简单地说,我们确实很想知道你现在正在想什么,但即使把你的脑壳撬开,把你的大脑一勺一勺挖出来晒干磨成粉铺一地也做不到这一点,至少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很大程度上我们只能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来推断你的想法,虽然这种观察法在很多场景下仍然是非常有用的方法,但远远达不到科学所要求的精确量化、严密逻辑,于是就有了“心理物理学”、“行为科学”,企图通过实验来研究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我知道,看到“心理学实验”,很多人脑中浮现出的画面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女孩网瘾被电击治疗,喜欢上网无法自拔被电击很痛苦,严重不同意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

虽然确实是有一些脑电相关的实验跟这张图看起来有些像,但我们只做信号采集工作,绝对不会(一般也没有条件)对参加实验的人造成任何器质性的损伤。我自己的实验一般都只需要舒舒服服地坐在电脑桌前,按照简单的指令,通过键盘或者鼠标对显示屏上出现的图片做出反应即可,如此简单无公害地实验,不仅能够为人类科研进步做贡献,还能领取丰厚的实验报酬奖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报名参加吧!

实验程序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那就干脆让我告诉你实验程序是怎么来的,甚至开源程序代码,顺便保证没有学术造假。

自从计算机普及以来,心理学研究人员就不再需要通过手持卡片或者幻灯片来呈现实验材料了,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写出实验程序。这些年来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实验程序,有用自己写的单个网页的,有带着 U 盘到处给人安装 Java 运行环境的,心理学实验专用的有商用的 E-Prime 以及基于 Python 的开源版本 PsychoPy,还有更专业、可操作性更强一些的 MATLAB + Psychtoolbox(同样是开源的)。不管怎么说,在经历了文献综述、问题提出、实验设计等一系列常规但很烧脑的科研步骤之后,编写实验程序反倒成了最简单直接的事。

为了精确控制实验材料的呈现时间(精确到毫秒),我们通常采用这样老式的 CRT显示器来呈现:

这样可以通过扫描帧数的形式来确保实验材料呈现时间,在这一点上现今常用的液晶显示器往往具有不太一样的特性:

最近发现也有很多国外研究文献中报告使用了苹果的 iMac 一体机作为实验仪器,我没有研究过 iMac 显示器是否采用了新的黑科技,因为反正我们也用不上(起)。

写实验程序之前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实验流程图,比如像这样:

翻译成代码,将实验流程、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考虑进去,不一定会涉及到多么复杂的算法,甚至有可能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语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准确地表达了实验设计者的思路:

实验运行起来,被试在实验人员的监督、指导之下完成所有反应,程序默默记录下你每一次的反应结果、反应时间等数据,以便实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

以上就是我的一个实验的大致外貌,不神秘,不高深,无公害,无污染,也没有用到看起来科幻夸张的实验器材,但是遵循了严密的科研逻辑和实验设计规范。实验结果也没办法告诉你被试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是否有精神疾病以及适合跟什么星座的人在一起。实验结果是否显著,是否符合预期,能否作为支撑理论假设的证据,这些都要等到做够一定数量的被试,统计分析结果稳定且显著才能再做定夺。费时费力费钱地做完一组实验,最后弃之不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所以,你们学心理学的,到底在搞些什么?

可能即便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中,每个人对心理学的定义也都不尽相同。不同实验室、不同研究方向之间,乃至鲜嫩的本科生、拼命挣扎的硕士与面容呆滞的老博之间,每个人对“心理学”的认知也千差万别。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比其它学科更大也更显著。(此处省略若干字)

最近韩春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成功地将学术圈拉入大众视野,也算是对国内学术生态的一次考验。在心理学研究中同样存在许多(更多?)实验可重复性的质疑,当然这对于有学术道德我们来说不是问题,相比之下我们还要面临一个更加严酷、更加直击心灵深处的质询:“你做这个有什么意义?”。

我:……